
同壹個品牌下面,會有很多系列的產品,每個系列的產品都是針對某個類型的皮膚開發的。配方師在開發同壹個系列的產品時,會考慮到前後產品的搭配,每款產品完成不同的功效,協調發揮作用,效果確實會好壹些。
比如針對油皮開發系列產品,洗面奶經常使用皂基,皂基清潔能力強,pH值堿性,對皮膚會有傷害;通常後續的爽膚水會是弱酸性,可以中和皂基的堿性,降低對皮膚的刺激。油皮使用的爽膚水經常含有酒精,在調理油脂分泌的同時,也可以為後續產品吸收打下基礎。
同壹個系列的產品,配方師在開發時,會考慮到前後產品的協調,不能相互幹擾。比如護膚品中經常遇到的搓泥,同壹個系列產品疊加使用,出現搓泥現象的幾率就低很多。再比如,精華液成膜性就不能太強,膜感太強會把皮膚和後續的乳液隔離開,影響乳液有效成分的吸收。同壹個系列的產品在上市前,會經過大量的消費者試用,產品相互之間搭配出現問題,會及時調整配方,保證產品的協調性。如果是自己搭配,就缺少了這方面的保證。
有的品牌在開發產品時,只有產品搭配在壹起才可以發揮最佳效果。比如奧爾濱健康水和滲透乳,只有兩者搭配使用,效果才明顯,如果單獨使用,效果就非常普通。當然,這屬於比較極端的例子,是奧爾濱這個品牌為了配合炒作“先乳後水”的概念,配方師專門做了這種設計。
同系列整套使用,有其合理性,有的品牌在設計配方時,確實考慮到前後搭配和協調,整套使用效果會好壹些。但是,整套使用也有其局限性。
使用整套護膚品的局限性
首先,並不是每個品牌都會考慮前後產品的搭配、協調。在實際開發配方過程中,同壹個系列的產品並不是由同壹個配方師開發,而是由不同的配方師各自開發壹款產品,最後組合成壹套產品,雖然也會協調,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路,每款產品的獨立性還是很強的。這和消費者自己買不同品牌的產品搭配差不多。
其次,有的品牌自己沒有開發產品的能力,主要依賴代工廠家OEM生產,產品之間的協調性很差。甚至同壹個系列的產品,是在不同廠家OEM生產,產品之間的協調性就無從談起。用這類整套產品和消費者自己搭配沒有任何區別。
同系列的整套產品就像標準答案壹樣,每個這個類型的皮膚都只有壹個答案,但是,消費者的皮膚千變萬化,每個人的皮膚都有自己的特點,即使同類型的皮膚,有時需求差別也很大。比如,同樣是油皮,有的對含有酒精的爽膚水非常友好,有的用完就過敏、紅腫;有的油皮用完皂基洗面奶很清爽、不緊繃,有的用壹段時間皮膚就會幹,發癢;有的消費者在美白的同時需要控油,而有的消費者在美白的同時需要保濕。
針對消費者皮膚的個性化需求,同壹系列的整套產品就無法滿足,消費者需要針對自己皮膚性質,搭配不同品牌的產品,才能更好的解決皮膚問題。
綜上,同系列整套使用護膚品有其合理性,在某些情況下效果確實會好壹些,但並不是所有人壹定要成套搭配使用。大部分情況下,針對自己皮膚狀況搭配產品,效果可能會更好壹些。如果您對自己皮膚性質不是很了解,建議選擇同系列整套產品;如果您了解自己皮膚的問題,也了解產品的特性,自己搭配會更好壹些。